客服中心

名称:湖口县石钟山鞋山风景区
电话:0792-6333613
邮编:332599
地址:湖口县双钟镇登山路22号

推荐文章

【辉煌40年 改革再出发】我的40年:袁作 —— 石钟山情缘四十载
* 来源 : 湖口发布微信公众号 * 作者 : admin * 发表时间 : 2019-02-13 * 浏览 : 40
  

说起石钟山,享誉海内外。但要说正大门“石钟山”三字的由来,不得不说一个人袁作。袁作,江西都昌人,号祥麟,笔名文园。从江西省立湖口师范高师班毕业参加工作,就与湖口教育、文化分不开,先后在县公安局、教育局、文化馆、文化局、黄梅剧团等单位任职。

90多岁的老人袁作讲述郭沫若手书《登湖口石钟山》的来历。
据袁老回忆,“石钟山”三字引自郭沫若手写《登湖口石钟山》诗中的首句‘偶至石钟山’”。据介绍,他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,在《江西日报》副刊看过郭沫若的诗——《登湖口石钟山》。见诗后,他立即以县文化馆的名义,函请郭老给石钟山留下手迹,以作纪念。不久,郭老真的回信了。 当时县文化馆请来书法家,把这首诗临摹到宣纸上并装裱,悬挂在石钟山的“船厅”里。文革时,为保护原稿安全,他将这首诗原件送到县委档案馆保存。
珍藏在县档案馆中的郭沫若手书的五言律诗《登湖口石钟山》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石钟山风景区建立时,袁作任新成立的石钟山文物管理所副所长,组织、参与石钟山的机构组建筹备、文物古迹修复、旅游景区建设、内外事接待等工作,尤其是石钟山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、研究编篡等。个人著有《石钟山旅游便览》《漫话石钟山》《石钟山古今谈》等关于石钟山的作品,与人合编《石钟山诗选·注释》《石钟山的传说故事》等著作,为石钟山旅游文化和文物保护尽心尽力。还在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、九江市人大代表时,他为石钟山的发展建设提了很多建议。 

1985年退休之后,他仍笔耕不辍,先后在《中华诗词》《中国老年》《江西文献》等多家刊物和报纸上,发表多篇与石钟山有关的诗词和文章,字里行间充满对石钟山的深厚感情。

四十年后的今天,石钟山景区发展变化很大,人文景观修葺一新,周边改造范围拓宽,5A景区创评步伐加快……对此袁老深有感触,虽然已逾九十岁,但从内心深深祝愿石钟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!

文、图/郑飞华